2014.12.30
臨時起意為了這趟東京箱根間往復大學駅伝競走花了些積蓄飄洋過海去觀賽這件事情
一個不小心就會從約四個月前的平日晚上那部精華時段的票已全數售出只好轉戰深夜場次的電影 "哪啊哪啊神去村" 開始說起
但這樣一來在進入正題之前可能會不小心又寫了一段超過七百字讓人不耐煩的前言於是乾脆放棄
簡單的說就是一本原先差點從購買清單中剔除的日譯小說
使得某位中和好青年在讀後的某個距離跨年不到半個月的清晨上網搜尋箱根的地理位置最後演變成計畫人生第一次的單獨出走
在始終納悶自己有沒有買到機票與確定訂到四天膠囊旅館住宿之後幾天
周圍不時不經意提到 "出國"、"日本" 與 "箱根" 等命中率百分百的關鍵字讓人合理懷疑 "楚門的世界" 隨時都在真實人生中上演
原本不知道在潛意識第幾層的隱隱緊張內建性格在花了 27 分鐘整理行李後跟提早調成日本時間快轉一圈的手錶分針一樣迫不及待
前往機場的文湖線高架鐵道上方的晴空與陽光依舊熟悉
只是這回換成了遲至十二月底才肯出現的乾燥冷空氣,還有出了捷運站必須向右走的國際線大廳
早就靈魂出竅到東京一邊遊蕩一邊思考這回要買幾公斤的 CD 的情況下也不在乎什麼機場裡的小旅行了
心不在焉的通過平時總是以 10.0 評分俐落完成的安全檢查這回因為皮帶扣環的非受迫性失誤被迫與某個討厭人種擠在一起
起飛前與友人將近 30 分鐘的通話以及起飛後瞥見漂浮在雲端的雪白聖稜線和南湖山體成了我在台灣 2014 年的最終回憶
接近八成日本籍乘客的 ANA 1186 班機與機上服務人員讓人有種錯覺幾乎已經踏上日本的土地
大概是某種程度的報復吧!幾年來用不到五次的「行程中明信片專用」藍色原子筆在寫完入境單的住宿地址後無預警宣告不治
不過同時也是與身旁那位旁帶著男孩、手上還抱著女娃、看起來應該只比我大幾歲的日本媽媽對話的開始
"你的字很好看" 馬的這根本是置入性臭屁嘛
"哪裡哪裡"(拜託,我才用了不到五成的功力寫好嗎) 內心 OS 比實際對話還要長是哪招
跟這位從台灣嫁去日本的美人媽媽從簡單寒暄聊到箱根驛傳,只是沒想到聊天的內容後來有了出乎意料的發展
"那你跟我大女兒年紀差不多,她 28 歲,介紹給你認識好了"
ㄏㄟˊ~~~ !!!!!???
這位看不出年紀的美人媽媽另外還有一位 16 歲大的女兒,當然重點不是在於我想認識的其實是二女兒
窗外的雲層染上一片魔幻時刻專屬的橙黃,飛行航程也進入可以看見日本國土的模樣
儘管出發前一晚對於知道訂到的是跟最佳觀景位置完全相反的機位完全不以為然
但是在機組人員廣播說現在可以俯瞰富士山時還是覺得非常扼腕
距離倒數 2014 的跨年時間也更近了一點,機上播放的 "101 次新年快樂" 電影還是沒有看完
降落之前特地多觀察一眼這座 せんぱい 口中填海擴建的羽田機場
在場區長時間的緩慢滑行對於機場的占地面積則是引發無限遐想
總算是自己走訪這個音樂、電視及小說陪伴我度過學生時代寂寞時刻的國家了啊
有種錯覺大概是所有國家的遊客都準時來到東京準備迎接新年的各種精采
領取行李、完成入境的最終手續進入大廳後的步伐不自覺輕快起來
通過京急線地下月台的長手扶梯後倒是不急著搭上剛好進站的電車,純粹是牆上東京市區與近郊鐵道的路線圖燃起內心那股交通狂熱
一直期待著日本的所有電車、各式新幹線都會從漆黑的月台彼端登場匯集在這
爬上高架的鐵道主線兩側貼近出現的典型公寓讓人聯想是不是有兩位年輕人正一邊計畫搶劫書店、一邊哼著 Bob Dylan 的歌
在蒲田站轉乘各站停靠的普通電車時還沒意會到下方的主要幹道在三天後就會有箱根驛傳一區的選手奮力奔跑著
購買的第一張鐵道車票目的地 "大森海岸駅" 的站名與深藍色底站牌的組成弄得一副來海邊度假似的
走過誤以為是台鐵 "浮洲車站" 出口沒幾步就可以抵達的膠囊旅館對於我這種幾天前才決定出發的貧窮少年是個不錯的選擇
恰好滿足一個人伸展空間的溫馨床位提供給像我這樣偶爾會自閉症發作的人來說非常適合
極度興奮的在多線交會的 "品川駅" 轉乘、看著人潮在中央改札後方前往各線月台的入口加速行走
標示與車身都有一道綠色鋪底的 "山手線" 上似乎隨時都會發生殺人命案或是可以讓相差七歲的男女玩著背記站名遊戲的美麗邂逅
在 "新宿駅" 周圍閒晃卻始終沒有花到一毛錢實在是很讓人失望,找了很久才發現的中式餃子餐館也正準備打烊
但更沮喪的是看到比預期中規模更小的 HMV 唱片行
讓人懊悔的事情總是不止一樣
在車站地下通道一間不起眼的小書店裡意外發現應該要即刻購買的 "箱根驛傳名場面 100 選" 最後還是任其留在架上
跟網前百分之百得分的扣殺球結果身體不小心觸網的愚蠢行為沒什麼兩樣 Novak 請拿下今年法網冠軍好嗎
列車上的乘客用書衣隱藏自己正專注閱讀的文庫本封面
叩嘍叩嘍的節奏聲響經過了池袋、上野、秋葉原,準備順時針走過一趟完整的山手線
決定明天一早才要跟他打聲招呼的 "東京駅" 因為接近深夜無法一窺百年歷史的經典外觀
車廂上的乘客似乎只有我察覺到在列車靠站車門開啟後的當下大約靜止了五秒鐘的時間
柱子上的 "とうきょう" 站名與月台上準備上車的人們形成一幅定格畫面
"啊,是東京呢",大概是這樣的感覺
五秒鐘後又回到熟悉的電車裡頭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持續著低頭使用手機檢視留言
回到京急本線後等於是告別了擁擠的樂園
鄰近午夜時分普通車上三三兩兩的乘客像是搭上了僅存少量班次的太空船要離開充滿工作及娛樂的地球表面
若要說出自己不想下車的原因絕對是因為座位底下的暖氣非常溫暖
也不知道打哪兒來喝完蠻牛才會有的活力,窩在溫暖的太空膠囊裡看著搞笑節目直到一點才肯就寢
(寫在與友人講了近半個小時的溫馨吐槽電話而且部落格人生總算復活的 2 月 3 日深夜 1123)